多元面貌的维吾尔族:一部跨越千年的文明融合史!
公元前3世纪,那会儿中原人称他们为"丁零",在贝加尔湖畔逐水草而居;魏晋南北朝改叫"铁勒",在漠北草原分了四十多个部落;北魏的史书里写作"袁纥",到了隋朝又成了"韦纥",还跟其他部落组了个联盟。
公元前3世纪,那会儿中原人称他们为"丁零",在贝加尔湖畔逐水草而居;魏晋南北朝改叫"铁勒",在漠北草原分了四十多个部落;北魏的史书里写作"袁纥",到了隋朝又成了"韦纥",还跟其他部落组了个联盟。
自上海对口援疆工作启动以来,上海以“中央要求、当地所需、上海所能”为指引,数百名优秀人才跨越千里扎根新疆,在民生、产业、文化等领域播撒合作的种子。
在中国西北辽阔的土地上,一条绵延的黄色沙带从腾格里沙漠起步,沿着古老的河西走廊一路向西,直抵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浩瀚边际。这里干旱少雨,风沙肆虐,生态极为脆弱。跨越内蒙古、甘肃、青海、新疆四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“河西走廊—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区域”,不仅是
在中国56个民族中,有个民族既见东亚眉眼,也有金发碧眼——总人口1177万的维吾尔族,2020年数据里99%聚居新疆,尤其南疆喀什、和田、阿克苏三地扎堆。
七十年风雨兼程,诗画喀什愈显瑰丽,昆仑依旧巍峨,叶尔羌河碧波更畅,四季风光融入生态画卷,观山乐水间尽是自然之馈;人文喀什愈发厚重,古城街巷焕新颜,多元文化交融共生,每一页故事都写满传承与活力;幸福喀什暖意更浓,庭院里瓜果飘香,巴扎上笑语飞扬,各族群众心手相牵,
2006年1月,组织部电话通知,让我前往距县城130多里的山区乡镇报到。收拾行囊时,十几位共事多年的乡干部默默地站在办公室门口,目光里满是不舍,看得我心里阵阵发酸。一位女干部没忍住红了眼眶,当场落了泪,大家一遍遍劝我:“要不你去跟县上领导说说,留下来行不行?咱
在莎车县第三中学的化学实验室和教室里,总能看到陈欣老师忙碌的身影。作为区级骨干教师、浦东书院中学总务主任,他肩负着援疆教学团队中最重的教学担子:第一学期带4 个高中化学班,一周12 节课,教授200多名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。